梅州与海牛:谁也别笑话谁,咱们中超江湖再见!_球迷_深圳队_球员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10-10 13:23:43阅读次数:0

图片

我坐在越秀山体育场那个总吱呀作响的塑料椅子上,手里攥着半瓶已经不冰的矿泉水。那是今年八月最闷热的一个下午,梅州客家对阵青岛海牛——两支队伍在场上踢得,怎么说呢,像在蒸笼里挣扎的饺子,皮都快破了,馅儿还没露出来。

隔壁坐着个海牛老球迷,穿着褪成粉红色的旧球衣。当梅州外援那个毫无威胁的射门滑出门柱时,他嘟囔了一句:“这球要进了,我名字倒着写。”结果五分钟後,海牛后卫在几乎相同的位置送了个更离谱的失误。我们相视苦笑,他摇摇头:“得,当我没说。”

这种默契,大概就是保级队球迷之间的特殊语言。

图片

你发现没有?深圳队这个赛季特别有意思。他们对上海港能拼到补时绝平,打山东泰山两回合只输一球,可转头就能输给已经降级的队伍。王大雷上次扑出深圳那个必进球後,对着镜头说:“打我们这么来劲,早干嘛去了?”

这话听着刺耳,却是大实话。深圳就像班上那个偏科严重的学生,数学能考满分,语文却不及格。他们的外援配置在中超算得上中上游,可替补席上坐着的,有一半是U21的小将。记得九月份那场雨战吗?阿奇姆彭进球後滑跪,在积水里溅起好大一片水花——那可能是他们本赛季最漂亮的瞬间之一,但你能指望他每场都这么滑吗?膝盖受不了的。

图片

现在说说长春亚泰。翻翻他们剩下的赛程,你会忍不住羡慕:天津津门虎、武汉三镇、浙江队...这些队伍说强不强,说弱不弱,最关键的是都处在“无欲无求”的中间地带。

但你别以为这是天上掉馅饼。去年这个时候,长春面对类似局面,结果三连平。谭龙在接受我采访时说过:“有时候对手不拼命,你自己反而不会踢了。”这话很实在,就像周末早上起床,明知有一整天时间,反而不知道该干什么。

他们主场那个暖气,十月底就开始供了。其他球队的南方球员进来就喊遭不住,这算不算一种“地理优势”?不过今年联赛最后两轮都在十一月,到时候各家供暖都开始了,这点优势还能剩多少?

图片

现在回到开头那场比赛。那天散场时,我看到个梅州小球迷,最多七八岁,穿着明显大一号的球衣,站在出口等球员签名。海牛的大巴先开走了,有个球员摇下车窗,递给他一个手环。小球迷愣了下,还是接住了。

这个画面我一直记得。在降级这个残酷的事实面前,两支队伍的球迷早就不分彼此了——都是即将告别中超这个舞台的天涯沦落人。

梅州今年主场迁到新址後,上座率就没超过六成。他们的传控打法确实漂亮,可光开花不结果。科索维奇那些灵光一现的直塞球,往往变成队友仓促的浪射。而海牛呢?他们有个特别擅长头球的中卫,可整个赛季角球进球数居然是尴尬的零。

图片

你说他们不努力吗?我亲眼见过梅州球员抽筋後坚持防守,海牛门将扑救时撞上门柱。但足球就是这样,有些差距不是靠拼命就能弥补的。

作为一个看了二十年中超的老球迷,我渐渐明白一个道理:联赛就像个江湖,有人上山就有人下山。重要的是,下山的队伍能不能把根留住。

梅州的青训体系在业内是有口皆碑的,他们的足球学校出过不少好苗子。海牛的球迷文化更是让人动容——无论成绩多差,那片蓝色海洋从未干涸。这些,才是他们未来杀回来的本钱。

图片

所以别说什么“早知如此”的风凉话。等到明年中甲联赛开打,说不定我们还会在直播里找他们的身影。毕竟,真正的球迷从来不会因为球队在哪个级别就改变支持。就像那瓶不冰的矿泉水,在闷热的下午,它依然能解渴。

对了,后来我又在社交媒体上看到那个海牛老球迷,他把头像换成了球队中甲时期的旧队徽。配文是:“重新开始,挺好。”

是啊,挺好。江湖路远,咱们后会有期。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暂无评论